2020年5月29日是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纪念日,也是计生协第22个“会员活动日”。同时,是第24届“母亲节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按照中国计生协和省计生协、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和云南省组委会的部署要求,市计生协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结合丽江实际,围绕“壮阔四十年 奋斗新时代”这一主题,组织广大会员和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丽江市计生协历来重视“5.29会员活动日”。根据中国计生协和省计生协关于开展庆祝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暨“5.29会员活动日”宣传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及时制定了《丽江市计划生育协会庆祝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暨“5.29会员活动日”宣传服务活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活动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落实了活动经费,各县(区)计生协根据市计生协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落实了必要的活动经费,为开展宣传服务活动提供了保障。
二、围绕“壮阔四十年 奋斗新时代”这一主题,突出宣传计生协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全市各级计生协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充分发挥会员群众主体性,紧紧围绕主题,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发动会员群众,集中开展了生动活泼、富有计生协特色的群众性宣传服务活动。
(一)组织开展了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全市各级计生协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围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政策、卫生健康大政方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权益维护、流动人口服务等重点,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服务活动。宣传了计生协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推广了计生协模范人物、工作典型、“最美抗疫人”、“幸福家庭”、“健康之星”、“好媳妇、好婆婆”等身边榜样,展现了计生协良好风貌。“5.29会员活动日”期间,全市各级计生协共组织开展了宣传服务活动278场次,共为计生家庭和广大会员群众发放了计生宣传资料8700份,卫生健康宣传资料19800,科普宣传资料9400份,安全套8000只,《致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一封信》300余份、《致外出务工已婚育龄妇女的一封信300余份》、健康服务伴您行 务工莫忘优计生300余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生育“五免费”300余份、雨伞300把、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个,为674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市计生协印制计生法律法规及政策、青春健康、协会活动等宣传资料25000份发放基层计生协。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宣传了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宣讲了国家政策法规;教育引导了广大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普及了优生优育、避孕节育、亲子早教、生殖健康、性病艾滋病预防等知识;传播了新型婚育观念,推进了家庭文明建设,倡导了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广大会员和育龄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倡导了计划生育政策与卫生健康理念,提升了计生协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激发了会员群众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为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组织召开了规模适度的纪念座谈会。市计生协以“壮阔四十年 奋斗新时代”为主题,深入全市各县(区)部分乡(镇、街道)、村(居)开展“纪念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暨5.29会员活动日”座谈会5场次。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各级计生协也结合实际召开了规模适度的座谈会。邀请当地党政领导、卫生健康相关部门负责人、计生协理事、会员、志愿者、专家学者和计生家庭代表等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叙爱会之情,共商发展之策,进一步争取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为促进新时代计生协事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积极参与“幸福工程贫困母亲 腾讯-一起捐”活动,制定生成“丽江市计划生育协会二维码”,截止5月底,为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筹资532元。倡导全市各级计生协理事、会员、工作者和自愿者积极参与“庆祝40年 5.29会员活动随手拍”、“我们的40年 ‘我想对你说’话题互动活动”、“我们的40年 我和协会合张影”随手拍活动。
三、聚焦特殊家庭群体,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围绕健康丽江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以会员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为导向,聚焦特殊家庭等群体,对全市失独家庭、贫困计生家庭(贫困母亲)、农村“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弱势群体重点走访慰问。“5.29会员活动日”期间,市、县(区)两级计生协共走访慰问失独家庭、贫困计生家庭(贫困母亲)、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05户(人)。其中,县(区)计生协慰问了59户(宁蒗县计生协慰问了19户,其他县区计生协各慰问了10户),市计生协慰问了46户,为每户送去慰问金各500元,其中,古城区计生协为慰问户送去慰问金各1000元。通过走访慰问,倾听了他们的心声,了解了他们的诉求,协调各方整合了社会资源进行精准帮扶,发挥了协会所能,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