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早上7时,笔者随弥勒市卫计局、计生协会的7名“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员一道从弥勒驱车出发,前往江边乡的挨村村委会所在地江西寨,与这里的市、乡两级干部挂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见面。
进入江边乡挨村村委会辖区,面貌与去年大不一样,一条崭新水泥路直通江西寨。据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文丽萍介绍,她是挨村人,自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后,各级各部门把修路架桥作为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的一项硬指标,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和施工进度,东接新哨至江边公路和西连续竹园镇者甸村两条出村江西寨水泥公路全部完工,过去从城里来江西寨需要坐3个小时的车,现在只需坐1个半小时,结束了挨村人祖祖辈辈走黄灰路的历史。
精准勘查,掌实情
8时40分,我们来到了挨村村委会,与先期到达这里的江边乡政府工作队员会合,共商进村入户及走访事宜。很快,进村入户走访的事宜就商量确定下来,2人一组共六个入户组分别负责江西寨、挨村、丫勒、雨腊、普舍、舍得六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走访调查核实工作。
笔者随乡政府杨雯这个组到丫勒村,从江西寨到丫勒村的进村公路,也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面。据杨雯介绍,丫勒村没有手机信号,有40多户人家,贫困面较大,经过产业扶贫,已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前还有7户还未得到脱贫。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永喜家,一边与高永喜交谈,一边抓紧对高永喜家的房屋、厨房、厩舍及养殖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拍照,只见房屋是一所农村老式三间土坯瓦房,房梁及承重均明显腐朽,一根木棒顶起楼梯承重,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坍塌,正堂屋摆放着一张四方吃饭桌和三、四个草墩,厨房内只有一眼灶,牛厩内只有一头耕牛,猪厩内却空空荡荡的。我们每走访1户,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实地勘查,准确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住房及产业项目落实情况,并通知他们下午带上户口簿、土地承包证到本村活动室开见面座谈会。
精准促动,抓落实
下午, 7户建档立卡贫户带着户口簿、土地承包证按时来到活动室。市、乡两级工作队员逐户与建档立卡贫户见面,认真核实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基本信息,详细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家庭经济发展项目落实情况和今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打工就业、经济收支情况,帮助每户家庭查找贫困的主原因,向每户家庭讲解扶贫政策,传递致富项目信息,并针对每户家庭的实际,鼓励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然后以交流、互动的方式帮助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经济发展新项目,互动中,有5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表示,他们是全村5户D级不达标住房,要紧紧抓住扶贫开发这个机遇,落实好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项目,并在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项目基础上,又确定了5个经济发展新项目, 其中2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力争今年10月前建盖好新房,1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为打工的儿子在城里购置一套新房。
精准释疑,增友谊
针对早上走访中发现一些群众对扶贫政策不理解的具体问题,工作队员利用晚上群众休息的机会,及时召开了群众大会,原原本本地向群众宣讲国家、省、州、市的扶贫政策和健康扶贫政策,分析并讲解了城市与农村、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贫困原因所在,若按照“撒胡椒面”的想法,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没意见了,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仍然落伍于大家,大家看到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贫困下去,心里也会不好受的,教育大家要发扬团结起来、共同奋进,要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共同消除贫困,努力实现振兴、健康、富强的中国梦。群众会结束时,建档立卡贫户刘永福说,虽然我家是建档立卡贫户,但是房子还好,再住上10多年没有问题,请把扶贫建设补助款用在住房最困难的家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