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项目资讯 > 正文

昭通市巧家县做好计生保险推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7-07-10 17:23:58    来源:    评论:0 点击: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计生保险”)是以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地近年来的推广实施,逐步被计生家庭接受,成为计生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有力支撑。为不断推进计生保险增户扩面,笔者通过调查了解,结合巧家县实际,对做好计生保险推广工作提出如下肤浅建议:

一、巧家县计生保险推广存在的问题

2013年,巧家县正式启动计生保险工作,由县计划生育协会牵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巧家分公司运作,各乡镇各部门配合,面向广大计生家庭推广实施。截止2016年底,全县累计承保4.03万户15.6万人,收入保费100.79万元,共赔付计生家庭人员189人,理赔33.9万元,为出险家庭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发挥了计生保险替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重要作用。

调查中发现,巧家县计生保险工作存在“五低”现象:一是重视程度低。部分单位、少数干部认为计生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事,是计生部门的事,与本乡镇、本单位和自身关系不大,甚至存在着推广计生保险是商业行为,是帮助保险公司盈利的错误认识。二是政策知晓率低。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不宽,没有实现进村入组到户,没有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三是参保覆盖率低。广大群众对参保的目的、意义不明了,看不到参保的好处,参保欲望低下。计生保险筹资机制不健全,帮扶计生特殊家庭、困难弱势群体参保的渠道不宽、措施单一。2016年,巧家县计生保险参保率仅为5.85%。四是出险理赔率低。2016年,巧家县计生保险理赔率仅为39.93%。五是群众满意度低。理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理赔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群众对参加计生保险期望值过高,一但理赔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对计生保险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

二、做好计生保险推广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积极融入。当前,伴随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实施,计生工作逐步从以往行政手段为主向优质服务转变。各级各部门应正确认识推广计生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与计生家庭保障诉求相对接,与脱贫攻坚工作相融合,与本乡镇、本单位重点工作同落实,切实构建防止计生家庭意外伤害致贫返贫的工作体系。

(二)加强宣传、正面引导。通过会议、广播、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现身说法等方式,广泛宣传计生保险的目的、意义、内容、投保程序、理赔注意事项等知识,增强群众的参保意识。以计生保险典型案例为素材,大力开展社会效应宣传,提高群众对计生保险的认知度。

(三)明确职责、协作配合。乡村两级是推广落实计生保险的重要抓手,应积极做好计生保险政策的宣传、保费的筹集、参保信息收集录入工作。县计生协会应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健全和会员众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优势,广泛宣传保险知识,协助做好投保理赔工作。县卫计局应统筹做好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计生宣传员等特殊家庭的救助参保工作。县扶贫办可将计生保险作为助力脱贫攻坚重要措施来抓,引导、协助、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参保。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发挥宣传引领作用。保险公司要切实履行保险主体责任,强化业务培训,做好出险理赔。

(四)突出重点、增户扩面。一是干部带头参保。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自有的宣传优势,带头购买计生保险,辐射带动干部家属、亲朋好友投保参保。各村(社区)“两委”人员、村民小组长是计生保险的宣传者,也是落实者,应在计生保险推广中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帮助弱势群体。农村低保户、五保供养人员、优抚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处于贫困边缘,是意外伤害致贫返贫的重要隐患。民政部门可探索建立针对救助对象的扶持参保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弱势群体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各级扶贫挂钩部门可将计生保险推广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贫困户交一点、挂钩部门支持一点”的方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参保。三是救助计生特殊家庭。卫生计生部门可采取“计生家庭交一点、社会抚养费帮助一点”的方式,确保特殊计生家庭享受计生保险惠民政策。四是建立示范村组。可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经济条件较优的村组,示范推广计生保险。着力收集参保理赔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总结示范村组取得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辐射推广、增户扩面的效应。

(五)健全机制、注重服务。将推广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的业绩评价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卫生计生、保险公司等成员单位应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险公司要站在服务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微利经营,最大程度让利于计生家庭;统筹保费收入,解决乡、村、组在推广工作中的财力保障;采取上门“送保单、送凭证、送宣传资料”,耐心、细致解答参保家庭的疑问和咨询,促进计生保险深入人心;健全高效、有序的运作机制,立足农村地理环境条件特殊的实际,建立简易投保确认机制,避免办理投保手续不及时而损害出险家庭利益的现象发生;积极探索计生保险“绿色理赔通道”,建立困难计生家庭理赔预付机制,确保计生家庭得到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使计生保险真正成为广大家庭的“减压阀”、“减震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芒市计生协召开“青春健康教育”项目终期评估座谈会
下一篇: 昆明市盘龙区扎实推进中国计生协“家庭健康素养优生优育促进行动”项目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