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玉溪市“计生基金”帮扶做实做细呈“三化”
2022-11-01 17:38:30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玉溪市计生协深入实施“计生基金”帮扶项目,加大向省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共计投入142.5万元“计生基金”开展困难计生家庭帮扶,受益农户78户,产业发展涉及烟草、蔬菜、水果、药材等种植及畜禽养殖,受助农户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户均增收1.1万余元;项目基金也呈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少数民族大团结、大融合,促进计生协工作改革与发展。

一是“计生基金”帮扶运作项目化。实施“计生基金”项目化、清单化、制度化管理,基金按两年一轮次为一周期,有偿无息,滚动发展,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科学管理,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各级协会干部全程参与项目调研遴选、文本制作、培训交流、督促指导、评估总结、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了计生协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

二是“计生基金”帮扶模式多样化。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帮扶、专业合作社运作、集约化帮扶、“协会+企业+农户+基地”等多种帮扶方式,既有小而弱的重点帮扶,又有企业带农户的示范带动帮扶,模式灵活多样,风险可控,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同时,依托各级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帮扶户参加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生产技能等培训班,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有效提升生产能力建设,提高帮扶项目成果和效益。

三是“计生基金”帮扶对象重点化。玉溪市计生协将项目实施与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活动相结合,关心关爱少数民族计生家庭的生产生活,项目帮扶优先支持少数民族地方发展,先后在新平县漠沙镇、峨山县塔甸镇等民族聚居村侧重帮扶少数民族困难计生家庭,助推山区民族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如峨山县双江街道、塔甸镇、甸中镇、岔河乡等地实施项目的45户计生群众均为彝族,项目实施为少数民族家庭带来增收近2万元以上,群众深刻感受到党的助农政策,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协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普洱市澜沧县计生协开展健康知识进村入户宣传活动
下一篇: 红河州弥勒市卫健局和计生协联合“进农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