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至3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编导韩志涛一行在云南省、市、区、乡及村级计生协会相关领导及人员的陪同下对昭阳区 “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情况进行采访。
2月28日,韩志涛一行不辞辛劳深入到大山包镇大山包村小河边自然村对“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第一轮救助的贫困母亲张跃芬和张富兰进行采访。她们在2009年获得救助金3000元用于发展牲畜养殖,经过5年的发展,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3000元,两位受助贫困母亲家庭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条件也有所提高,盖了新房子,添了新家具,生活已基本脱贫。当他们看到我们再次来到家中时,纯朴善良的苗族受助贫困母亲满脸笑容,拿出家中陈年老酒,用苗族最高的礼节向采访组一行敬酒并跳起了欢快的苗族舞。采访组一行还对急需救助的目前生活非常困难,家庭人口7人,3亩薄地,一间土坯房和一间养殖牲口的房子,常年粮食不够吃,住房拥挤,孩子读书生活费无着落,老母亲70多岁了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住在羊圈旁,家庭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多元的张富美家进行了采访。
3月1日,采访组一行来到合兴村19组对“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第二轮救助的黄昌琼进行采访。黄昌琼家住在大山包鸡公山旅游景区,2013年前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只有两间土坯房,生活来源只有靠种地维持。2013年在昭阳区、乡、村级计生协会的帮助下获得“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救助资金6000元,黄昌琼想到自己家就住在旅游景区旁这一优势,便购买了1匹马驮送游客,在取得一定的发展后,又开起了家庭旅馆及农家乐,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每年纯收入可达40000多元,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
通过两天时间的采访,采访组一行看到贫困母亲通过“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救助后,逐步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感到很欣慰,同时也看到还有很多未受到救助的贫困母亲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时,将表示通过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让社会各界来关心、关爱这些急需救助的贫困家庭,让她们早日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