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计划生育协会围绕全州人口计生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健全的优势,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为推动全州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夯实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成立了州计划生育协会机关,解决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今年9月,经州编委会研究,成立了红河州计划生育协会机关,核定州级计划生育协会机关编制3名,其中专职副会长1名,秘书长1名,工作人员1名,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协会机关设置问题;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基层协会的不同档次、工作基础、经济条件,分阶段、分层次在优秀协会抓创新,在合格协会抓提高,在不合格协会抓整改,在空白地区抓组建,全面加强了各级协会组织建设;三是乡、村基层协会组织蓬勃发展,协会队伍不断壮大。全州现己拥有各级计生协会组织1464个,“会员之家”2194个,宣传阵地2531个,会员人数达54万多人,形成了广泛覆盖、层级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加强宣传,大力倡导新型生育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地宣传国策和人口计生政策,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树立崇尚科学、少生快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等新型婚育观念。过去的5年,全州各级计生协会累计投入宣传经费1000多万元,利用“5.29”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节假日、“三下乡”等上街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小册子、计生雨伞、计生挂历、计生围裙、计生歌碟等各种宣传品27万多份,1400多支计生协志愿者文娱宣传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
——创新载体,生育关怀深入开展。始终坚持“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协会所能”的行动定位,采取“政府主导、协会推动、多方协力、项目运作、群众受益”的运行机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围绕关怀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关怀独生子女家庭、关怀女孩成长、关怀基层计生干部开展了系列活动。全州共慰问计生贫困户8200户,发放慰问资金81万元;累计为21万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为9000多户贫困家庭育龄妇女免费进行了妇科病治疗。慰问“独女户、双女户”困难家庭1359户,发放慰问资金9.5万元;为2680名女孩免费发放书包、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慰问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1437名,发放慰问金和节日礼物2万余元。
——拓宽渠道,服务民生彰显特色。围绕群众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大力开展扶贫开发、计划生育保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走少生快富之路。一是积极争“少生快富”项目资金48万元,在建水、个旧、蒙自、弥勒等县市扶持2100户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带动计生困难家庭平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二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在全州开展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全州累计参保家庭18万户,参保人数70万人次,筹集保费400余万元,累计为计生家庭提供了73亿元的保险保障;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公益慈善组织的沟通与合作。为11个县市228名2至14周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义诊,为39名心脏病患实施手术救助,资助费用66万元;四是积极开展不孕不育家庭关怀关爱活动。,先后在蒙自、泸西、红河、元阳、建水、弥勒等县举办“生育关怀---孕育梦想”健康知识讲座。为5户贫困计生家庭捐赠救助金1.5万元,为40个贫困不孕不育家庭发放全额免费治疗卡,为745户不孕家庭发放了2000元的治疗救助优惠卡,免费治疗资金达14.47万元。
——典型引路,群众自治稳步推进。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针,在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委会开展群众自治试点示范工作,引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建立健全“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作主人”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运行机制。全州有19个村(居)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计生协评为示范村(居)。
(红河州计生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