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卫生健康委、计生协会机关干部为扎实有效推动医疗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严防死守,筑牢疫情防控底线,下发了《关于开展冬春季疫情防控驻点督导工作方案》,派出所有班子成员(计生协会1名)、11名科级干部(委机关9名及计生协会2名)及下属单位13名专业人员,组成11个督导组分别赴10县(区)及市直医疗机构开展“保姆式”驻点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从1月25日至春节开始全员蹲点、包干负责、实地督查,按照“1234567”的工作方法开展“保姆式”驻点督导工作,督促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担当作为,确保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精准落地。
压实责任“一颗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用心用情,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善于当好“两种人”。面对问题要敢于较真碰硬,做直指问题的“恶人”;面对业务工作要对照规范、严谨细致,做事必躬亲的“保姆”,明白“保姆式”驻点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驻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确保所有问题现场整改。盯紧基础“三件套”。对各县(区)医院“扫码亮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3项基础工作采取“抬凳子、守门口、查记录”的方法,落实情况进行全时段督导检查,对末端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及时向市、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确保问题彻底整改销号。抓实抓好“四重点”。坚持底线思维,树牢危机意识,时刻紧绷防疫之弦,不能产生丝毫懈怠,牢牢把握疫情防控“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控制、应检尽检”四个工作重点,抓实抓细、抓早抓好,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网格管理“五范围”。科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优化全市1672个医疗机构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市、县、乡、村、民营五级医疗机构的资源有机整合、人员高效联动,全面加强边境疫情防控,确保一旦需要能立即启动预案,按照“六个立即、一个及时”要求快速响应及时开展处置,确保不发生疫情传播扩散。严格落实“六内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省级通报冬春季疫情防控所有问题列出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科学精准指导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提升应急保障,医疗队伍,治疗水平,物资储备等能力,加快推进“双提升”工程建设工作;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规范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置,严格实施“14+7”隔离管理;继续关注“两污”治理情况,确保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符合管理规范;重点督导“常消毒”、“众参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厕所改造和洗手设施建设等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形成定期通报机制。严格执行“七措施”。划片包保,盯住责任人,严格追责问责;早发现,及时报告问题;立行立改,整改一定要及时,真改、实改、改到底、改到位;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针对疫情防控问题,市卫健委主要领导向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致一封信;严防死守疫情防控院内感染底线;坚守岗位,始终如一,不胜疫情,绝不撤岗!
本次驻点督导,由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计生协会会长张瑜同志负总责,各副主任具体分片包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