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大理镇五华社区地处文献名邦大理古城的南大门,是商贸、旅游景区及居住较为集中的繁华地段,辖区内有南门古楼、五华楼、杜文秀帅府、红龙井水井一条街等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购物市场。社区下设8个行政组,辖区单位12家,有居民住户1745户,常住人口396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07人;有流动人口157户,437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6人。多年来,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组织作用,不断探索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新路子,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组织网络健全。探索建立“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网络。社区紧紧围绕“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机制,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成立社区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选举产生社区计生协会组织,推选一些威信较高、热心计生工作的人员担任中心户长、育龄妇女小组长,并落实相应待遇。
二是活动阵地保障。探索建立以“会员之家”为依托、宣传教育为主的阵地建设新模式。社区建立了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和会员学习园地等,配置了办公设备、健身器材和文体用品。在计生服务室摆放计生宣传资料柜、避孕药具展示柜等。积同时,积极利用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关爱女性健康” 等培训、咨询活动,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
三是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探索形成党总支书记负总责,计生专干具体抓落实,其他人员包片挂钩的责任落实新模式。明确各自职责,将计生宣传员和妇女主任等的职责公示上墙,接受监督。按时召开会员会,组织会员学习计生法律法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等方面的内容。
四是居民依法自治。探索建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计生居民自治新模式。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社区充分征求辖区居民的意见,制定了《五华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管理制度》、《五华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五华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居民公约》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计生工作。并与已婚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协议》,实行双向承诺,明确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书签订率达90%以上,实现了“诚信计生”。
五是推行阳光计生。为畅通群众参与和监督计划生育工作的渠道,探索建立以居务公开栏为核心,中心户长会为重点的阳光计生新模式。社区利用居务公开栏和橱窗等,准确及时向群众公开独生子女奖励费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计生资金使用情况等,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定期召开居民自治领导小组会议、中心户长会议、育龄妇女座谈会等,通报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相关事务。社区还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形成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五年来,社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已婚育龄妇女优选节育率达86%。
六是宣传发动到位。探索建立以阵地宣传为主、集中宣传、上门宣传为辅的宣传发动新模式。利用“5.29”会员活动日、人口宣传日、法制宣传月等,上街摆摊设点或组织讲座开展计生法律法规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的宣传咨询。2013年共开展街头宣传3次,走访常住人口和流人口2000多人,发放宣传单6000多份,组织居民开展健康知识培训2次,参加人数126人。同时,对辖区内适婚、育龄群众主动上门宣传、提供避孕药具,增强他们的计划生育意识和科学的婚育观。
七是开展生育关怀。探索建立以强化利益导向为重点,针对性帮扶措施为手段的生育关怀新模式。社区定期对计生困难家庭进行摸底排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根据各人优势,协调设立毛线编织、小工艺品、扎染服装、小吃等摊位100多个,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并按政策为他们减免相关费用。针对困难计生家庭,开展“一帮一”、“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落实计生惠民政策。积极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2013年,共走访慰问计生困难家庭14户,对口帮扶5户,组织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0482元。社区每年为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妇检、生殖健康检查等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八是“两个创建”结合。社区将计生工作与文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创建,一手抓文明幸福家庭创建。在实施居民自治过程中,让群众参与讨论、制订、表决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居规民约,发动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体现了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以来,经过组织评比,社区每年有60户左右的家庭被评为“文明幸福家庭”。社区内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传统美德蔚然成风。